胖猫事件:全网都在骂“捞女”吃人不吐骨头,她们到底冤不冤枉?

五一长假伊始,一位不谙世事的清纯小男生“胖猫”被某捞女两年搜刮51万,自己窘迫到想吃一顿麦当劳而不得,最终被分手后绝望跳江的新闻全网刷屏,一度占据热搜榜前三位。

“胖猫”身亡的消息持续发酵,绝大多数网友都表达了对这位的同情和哀悼,并认为“胖猫”的前女友谭竹应当对此事件负责。

而从5月4日开始,由某网络大V发表的一篇借“胖猫”事件声讨网络“捞女”的文章又引爆了新一轮流量,“捞女”成为全网口诛笔伐的对象。

我看了下,文章写得确实好,从社会环境一直写到法律环境,把“捞女”的内外逻辑算是扒了个底朝天,之所以大V的文章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,是因为“捞女”的盛行以及对“捞女”的不满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。

从第一代“捞女”开山鼻祖邓文迪开始,这些女性的狩猎对象从默多克那样的千亿级富豪,再到苏享茂这样薄有家资的小商人,又一直延伸到像“胖猫”这样只有几十万,十几万身家的普通男性。

开山鼻祖邓文迪

你以为“捞女”不挑食?不,她们只是对金钱不挑食,相比于上班一个月五六千,找个对自己上头的男人一个月随随便便就可以到手五六万,相比之下还要什么自行车啊?

因此,“捞女”们分层明确,高端捞目标指向达官贵人,中端捞指向富商老板,低端捞指向有一定技能的普通男性,把全社会下到十八上到八十的男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
除了那些实在挤不出多少油水的男人,简直无男不可捞,反正又不接触,老点丑点也没关系,给钱就行了。

说到底,现在这个社会上的适婚男性,但凡是去相亲或者去社交场合的,有谁没碰到过几个“捞女”?

她们以交往为名,把男人当成长期饭票,商场ATM,网购刷卡机,换了以前,对这种套路有一种统称:耍流氓。

保时捷进去,三轮车出来

小编我还记得,大概是在十几二十年前,有一套被称为“PUA”的男性搭讪教程曾经在社会上流行,然后很快就遭到了社会的一致反对,被打上了“残害妇女”的标签因而不得不转入地下。

那些低端的捞女们,难道不是干的和PUA相差无几的事情?但是等一下,男PUA就十恶不赦,为什么那些女PUA却活得越来越滋润?

几乎是一夜之间,何以冒出这么多“捞女”?难道问题只出在女人身上?

首先小编我要说,之所以“捞女”能有这么大的需求,必须是资本引导的“功劳”,因为还是女人的钱最好挣。

说实话,男人的钱不好挣,而且收入不好的时候很多人连烟都戒了,但这个社会的消费却照样居高不下,而且五花八门,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别人买不了。

无题

一餐人均大几百却吃不饱的饭,一盒大几千却没有几克的化妆品,一件18K金做的却要价好几万的首饰,一个可能连真皮都不是却要十几万的包包……

还有上万的大衣、鞋子、眼镜、手表,大几万元一晚的房间,你都想象不到的定制旅游套餐……

经济学原理在中国当下都失效了,我都说不清楚到底是先有需求后有市场,还是市场硬生生打造了需求?

有些纯纯看起来就是智商税的东西,照样有人去消费,背后的奢侈品集团(老板还不是中国的)挣得盆满钵满。

当社会观念开始把“你有多爱我”和“你在我身上砸多少钱”等价的时候,就有男人不惜饿肚子也要给女友买几千块钱的手机,甚至借网贷给女友买上万的奢牌包包,只为了图佳人一笑(pao)。

所以是我的错咯?

女人现实起来比男人现实得多,既然自己的青春只有那短短的七八年,为什么不把这些价值最大化,去挣得最大的回报?

这样一来老板们挣钱,捞女们花钱,冤大头买单,各取所需,皆大欢喜,谁也怪不了谁。

在金庸小说《鹿鼎记》中,刻画了一个登峰造极的“舔狗”胡逸之,这哥们身负绝世武功,却因为看到陈圆圆之后神魂颠倒,甘愿去尼姑庵当了一个花匠。

二十三年里,陈圆圆一共跟胡逸之说了三十九句话,甚至还没有跟尼姑庵的猫狗讲得多,老胡却记得清清楚楚,每次还喜不自胜。

虽然在舔狗这一行上老金开了个坏头,但起码老金笔下的舔狗都是文艺范的,从来没有做过用钱去收买女生的事情。

这还有个舔的得更厉害的

当年看到这一段差点想拍案大骂:老金这写的什么玩意!现在才知道是在下肤浅了,当下社会上舔的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,就算胡逸之来了也要直呼内行。

其次不能不看到,这个社会上鼓励女性通过出卖色相换取利益的风气太泛滥了,说难听话,就是“笑贫不笑娼”。

比起以前的青楼,现在出售色相的覆盖面太广,而且门槛太低,开个直播自带美颜滤镜,稍有姿色的立马引来无数网友唰唰打赏,还有人争当榜一大哥力求线下变现。

一个“华子”要价3000,城堡马车2888,还有什么游艇豪车任你打赏,直播一晚收入上万不是神话,去写字楼挤电梯顿时不香了!

这还只是一个层面,社会上卖车也好,卖房也好,甚至卖个花,卖个提拉米苏,哪个不是靠颜值自带流量立马变现?

无题

哪怕你什么都不露,只要露个脸,上网直播带货那销售额也是杠杠的,什么广告费都省了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你都意想不到的领域:网络小说。现在网文界流行一个套路:充一千返千万,XX女神爱意狂涌……

文章的套路大致都是这样的:某男生穷困潦倒,但无意间开启游戏系统,往女生身上消费一万元仅相当于一元,如女生爱上自己则“舔狗金”还可以全额变现。

男生凭借此特异技能,给女生疯狂买衣服、买包、买车、买首饰,买豪宅,最终征服女生无数,坐拥万亿身家,从此笑傲情场。

这种通篇宣扬消费主义的小说之所以十分流行,无非是抓到了无数男生的痛点:想要靠砸钱赢得女神欢心,无奈囊中羞涩拿不出钱。

小说一般还要加上这种封面

你到网络小说平台上随便一翻,这种题材的文章满坑满谷,堪称新时代的爽文,因为读者越喜欢,平台越给流量。

这些小说齐刷刷地输出一个观念:女生就是靠砸钱追到的,你不砸钱就别想谈恋爱了,注定孤独一生。

所有的想象都来自生活,充满铜臭味的小说世界写得虽然夸张了些,但还是社会的缩影。

可惜资本只想到如何把现在的这代人吃光抹净,却从来不考虑如果婚都没人结了,将来还有谁来消费。

所以你能怪“捞女”吃相难看?不一定吧,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这样的。


标签:

  • 声明: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仅供演示用,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。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  • 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comoc.cn/chuangtou/151.html
胖猫之死:苦行僧式的“恋爱”,换不到未来
舒服了!调休办宣布端午节放3天假,不调休! 评论区炸锅!